作者:刘菡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首席(UNICEF)代表花楠的演讲勾勒了峰会讨论的主题框架。有关儿童的社会议题关乎人权,牵动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神经,她指出在我们落实儿童权利保护公约时,我们关注教育、健康的同时,致力于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保护他们免于暴力,然而这一路上还有很多可以继续努力之处。首先是相关统计数据方面,有2014年的数据显示,对儿童身体、情感、性暴力等方面的投入已达到7万亿美元,是全球GDP的8%,儿童问题的重视程度渐显。有关儿童保护的问题,不是一种选择,而是必须,从策略上考虑,如果现在不马上采取行动,以后只会复出更大代价。
花楠女士指出,对儿童保护领域的工作与她而言,不仅是一种热情更是一种承诺,对此,她提出了五个要点:一是法律,法律作为前提,是儿童权利保护中的必要且是首要条件。二是建立并完善全国层面的儿童保护体系,这一体系需要落实到每个地区、每个家庭,防止儿童性侵而性暴力的发生,并能在他们遭遇危险或侵害时,能够通过这一体系得到及时有效的支持和反馈。在当下的中国,我们呼吁建立一种儿童福利体系,不仅是资金上的保障,同时也是一种服务体系。三是,我们需要对社会工作者进行培训,同时与我们的学校、医疗体系及警力人员等建立良好的互动、沟通体系,共同参与到儿童保护和儿童援助的议程中。四是,营造对儿童友善的网络环境,关注网络暴力以及儿童在上网时面临的不利于他们成长的内容。五是,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对此,我们需要开展高质量的研究、采集数据,获得全国或者地方层面的资助、投入。与此同时,关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实践,避免重蹈覆辙。花楠女士最后呼吁,我们为儿童发声还远远不够,建设一个有益于儿童成长的环境,有赖于政府、基金会、社会各界、乃至国际社会的共同参与,共同实践,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会在这一道路上坚守,期待与各位合作,为我们的孩子们共建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