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垂青,目前就读于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金秋十月,再次进入“乌镇时间”。千年古镇乌镇也再一次迎来为期三天的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10月20日下午,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网上未成年人保护与生态治理论坛”在乌镇会议中心通安厅召开。论坛围绕“加快未成年人保护立法”、“打造未成年人绿色网络空间”、“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等议题,中外嘉宾们展开了深入研讨。
救助儿童会中国首席代表塞巴斯蒂安·库斯特表示,培养孩子们的网络素养,要培养未成年人与他人合作、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能更好地评估、识别网络风险。
青年演员胡歌表示,文艺工作者、影视工作者的使命是传播正能量,传播正确的价值观,网络内容制造者有责任为未成年人提供好的内容。
“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每10名孩子中就有4名认为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并不安全。我们必须把保护孩子作为工作重心,运用监管和法律框架承担起责任。”在论坛上,联合国秘书长反对暴力侵害儿童问题特别代表纳贾特·马拉·姆吉德深有感触。
近年来,未成年人所处的网络环境的安全和生态治理日益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这场分论坛旨在推动政府、企业、学校、家庭等全社会共同发力,构建更完善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律体系。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31日,我国未成年人网民数量达1.69亿人,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3.7%。其中,30.3%的未成年人曾在上网过程中接触过暴力、赌博、吸毒、色情等违法信息。
腾讯公司首席运营官任宇昕说, “互联网行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保护意识,积极做好网络生态的治理工作,为未成年人构建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让科技真正为年青一代所用,助力他们的成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林维认为,现在未成年人很容易与互联网亲密接触,被称为“网络原住民”。因此,需要通过建设综合全面的法律体系,保障未成年人在数字时代的新型权利,培养未成年人网络素养,逐步形成多元共治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和生态系统。
而提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合法性”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近年来,社会上建议推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立法的声音不断涌现。
目前,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针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立法规范。如美国的《儿童在线保护法》和《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案》等;欧盟的《保护未成年人和人权尊严建议》《儿童色情框架规定》等,以及《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中涉及儿童的规定;韩国的《青少年保护法》以及针对网络游戏的一系列法规;日本的《青少年网络环境整治法》等。而我国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立法也呈现出加快态势。
“中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立法已初成体系,并且正在加速完善中。”林维指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起草已经比较成熟,具备了出台的条件,这将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文件,同时也将为其他国家完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制度提供良好示范。
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广东省委网信办主任黄斌认为,建立网络保护综合体系应该与未成年人的网络素质教养相结合。比如,做好意识培养,从小培养未成年人正确、合理、安全地使用互联网,也要提升对有害信息的鉴别力;加强儿童素养教育,由全社会带动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用自己作为一个好网民的风气、行为来影响孩子,影响下一代人。
资讯来源:http://politics.gmw.cn/2019-10/23/content_33258976.htm
“Global Snapshots on Child Law”项目由致诚公益律师团队发起,我们希望联合全球热爱公益事业、关注儿童保护的志愿者打造全球儿童保护最新、最及时、最真实的动态分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