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垂青 目前就读于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中国在2020年元旦预计迎来超过4.6万名“新年宝宝”,约占全球392078名当日出生儿童总数的12%。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号召各国保障对医护人员的投入、提供挽救新生儿生命所需的技能培训和医疗物资。对于旨在提供优质服务的中国孕产妇及新生儿保健工作来说,这些婴儿诞生的时刻,恰恰见证了这项工作所经历的长足进步以及巨大改善。
“这是新一年的开始,也是一个新年代的开始,它承载了我们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既是对我们自己的未来,也是对我们子孙后代的未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亨丽埃塔·福尔指出,“每当新年伊始,我们都应谨记,在每一名儿童踏上生命征程时,他们的未来充满无限机遇和潜能——只要他们能获得生存的机会。”
太平洋地区的岛国斐济最有可能迎接2020年的第一名“新年宝宝”,而最后一名将在美国出生。据估计,全球超过半数的“新年宝宝”将在以下八个国家诞生:
1. 印度 — 67385
2. 中国 — 46299
3. 尼日利亚— 26039
4. 巴基斯坦— 16787
5. 印度尼西亚 — 13020
6. 美国 — 10452
7. 民主刚果共和国 — 10247
8. 埃塞俄比亚 — 8493
在庆祝新年到来之际,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也庆祝全世界每一个新生命的降生。
然而,对于全球数以百万计的新生儿来说,他们的出生面临着极大的风险。2018年,全球有250万新生儿在生命中的第一个月内夭折;其中三分之一的婴儿在出生后的第一天内死亡。其中大部分婴儿由于早产、产时并发症以及败血症等疾病感染而不幸夭折,而这些死亡原因都是可以预防的。此外,每年约有超过250万婴儿分娩后就没有生命。
在我国,每年约有1600万新生儿出生,其中约有120万是早产儿,居全球第二位。为了让公众认识到早产儿早期干预和护理的重要性,世界卫生组织特别将每年的11月17日定为“世界早产日”,呼吁世人更多关注早产问题,加强相关研究,采取有效行动,减少早产导致的健康问题和死亡。
对于早产儿来说,早期保健和干预至关重要,恰当的保健措施可以挽救绝大多数的早产儿,而许多保健措施是非常简便易行的,如“袋鼠式护理法”,母乳喂养,新生儿复苏适宜技术等。部分早产儿出生后早期会入驻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NICU中包括生命支持及监护系统、保温设施,并进行肠道内、外营养等。袋鼠式护理是早产儿俯卧于母亲或父亲胸前,使两者皮肤充分接触的一种护理方式。通过这种皮肤接触,能使早产儿保持体温计生命体征稳定,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并与父母建立情感纽带,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因此,世界卫生组织积极提倡在新生儿期开展袋鼠式护理。
同时,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如果所有妇女能在产后1小时内开始母乳哺喂新生儿,每年可拯救100万新生儿的生命。母乳喂养是降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并能减少早产儿近期及远期的多种并发症。世界卫生组织积极倡导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进行母乳喂养,以降低早产儿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及出院后的再入院率。
孕产妇、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的生存和健康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主要内容。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妇幼卫生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孕产妇、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显著下降,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围产医学、新生儿医学有了飞速发展,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新生儿医护队伍,救治能力大幅提升。早产儿救治目标不仅是保证存活,更重要的是提高早产儿生命质量。
在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开展密切合作,共同实施了新生儿安全项目,并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每名新生儿行动计划》基础上,推出了《中国儿童生存策略》。新生儿安全项目聚焦于扩大优质孕产妇及新生儿保健服务的可及性,尤其重点关注普及高质量的出生后第一天和第一周的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服务,包括皮肤接触、延迟脐带、早开奶、袋鼠式护理以及患病新生儿的特殊护理。
回顾过往的三十年,全球的儿童生存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全球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幅度超过一半。然而,预防新生儿死亡的工作依然举步维艰。2018年,在全球五岁以下儿童死亡中,有47%在出生后第一个月内死亡,这一占比在1990年时为40%。
中国在降低孕产妇以及儿童死亡率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对于中国以及其他国家来说,新生儿死亡是一项从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时期遗留下来的“未竟事业”。中国每年新生儿死亡数为7.3万,新生儿死亡率约占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50%。大部分新生儿死亡原因为早产、低体重、产时并发症以及感染。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全球发起了“童享健康”倡导活动,呼吁各国立即采取行动加大投资力度,确保为卫生保健工作者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医疗物资,从而让每一名孕产妇和新生儿都能获得专业人员的保健服务,在孕期、分娩以及出生时预防以及治疗相关并发症。
“太多的孕产妇和新生儿无法获得经过专业培训的助产士或者护士的照料,很多医护工作者手中缺少必需的医疗物资,这些情况导致的结果是令人无法承受的。”福尔女士说,“如果能确保每名新生儿均能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手中分娩,获得必要的护理,数以百万计的新生儿就可以在生下后第一天活下来,在这个崭新的年代开始他们的生命征程。”
来自孟加拉国的阿耶达图吉娜是早产儿,出生后四天都通过机器设备维持生命。她的妈妈回忆,当时不知道能不能活下来。在联合国“童享健康”倡导活动下,一年后,阿耶达图吉娜已经是一个充满好奇的健康宝宝,她喜欢在户外探索大自然。她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离不开那些训练有素的医护人员的精心呵护。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政府在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框架下开展合作,2020年将在包括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塞拉利昂、苏丹和津巴布韦在内的八个非洲国家实施孕产妇、新生儿及儿童健康项目,在实地工作中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成功经验与其他国家分享。
“Global Snapshots on Child Law”项目由致诚公益律师团队发起,我们希望联合全球热爱公益事业、关注儿童保护的志愿者打造全球儿童保护最新、最及时、最真实的动态分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