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on Smith
在当下中国,社会上讨论着低结婚率和单身女性等话题,但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早婚,依旧是影响女童健康成长的严重问题。
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和南亚,女童早婚是最为常见的。在中东、北非和亚洲的部分地区,女童在刚进入青春期或者进入青春期后不久就结婚的现象也很普遍。在西非、东非和南亚的部分地区,女童在进入青春期之前就结婚也不罕见。
如,在埃塞俄比亚和西非的部分地区,七、八岁的女童结婚并不罕见;在尼日利亚北部的凯比省,女童结婚的平均年龄为11岁,而全国的平均结婚年龄是17岁。
父母们选择让女儿们早早出嫁的原因有很多。贫困的父母可能将女儿看作是经济负担,他们认为女儿出嫁可以为全家人带来生存的机会。他们可能认为早结婚可以让女儿免受性骚扰的伤害,更为常见的理由是,早婚可以使女儿得到男性的保护。早婚还被视为是避免女孩未婚先孕的方法之一。
性别歧视也助长了早婚的现象。女孩早早结婚可以保证她们在丈夫的家里顺从听话,还能更多地生育孩子。
早婚对女童有着多重伤害:
1、不能接受教育: 一旦结婚,女孩们通常不再上学。
2、健康问题:女孩在没有完全成熟的情况下怀孕会增加母婴死亡率。十几岁的女童更容易感染包括艾滋病在内的性传播疾病。
3、虐待:这种现象在儿童婚姻中很常见。如果女童拒绝结婚,或者没有听从父母的意愿自行选择了结婚伴侣,她们通常会遭到惩罚甚至被家人杀害,这种行为还被认为是“大义灭亲”。
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始终在保护女童免受早婚危害的路上做着努力。印尼是世界上儿童新娘最多的十个国家之一,但在2019年,为遏制早婚现象,印尼国会通过修改婚姻法议案,将本国女性最低法定结婚年龄从16岁提高至19岁,通过法律遏制早婚现象的泛滥。
文化风俗、宗教、经济发展水平……这些都是导致早婚现象出现的因素,要改变这一现象对女童的伤害实属不易。加强对女童的文化教育、强化未成年人自我权利意识需要长时期的教育投入;对于民众教育方面的宣传重点尤其要重点转向父母;加强对未成年人婚姻的立法保护,逐步取缔习惯婚姻法,从法律和政治层面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文章来源参考: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网站
https://www.unicef.org/chinese/protection/index_earlymarriage.html
澎湃新闻:
http://jiangsu.sina.cn/news/2019-09-19/detail-iicezueu6791815.d.html?pos=341
中东研究通讯:
https://m.sohu.com/a/201306962_100033236/?pvid=000115_3w_a
“Global Snapshots on Child Law”项目由致诚公益律师团队发起,我们希望联合全球热爱公益事业、关注儿童保护的志愿者打造全球儿童保护最新、最及时、最真实的动态分享平台。